
#贵阳头条#
贵阳本轮疫情可谓是来得突然、传播迅疾、破坏面广,可谓损失巨大。
但“罪魁”病毒源头究竟在哪?
如何传播到贵阳?
如此等关于疫情的问题,一直还未有确切消息。
显然,疫情流调和源头调查等,遇到了不小困难。
甚至于,“0号”传染源已扑朔迷离。

截至9月17日24时,本轮疫情贵阳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例,无症状感染者986例。从目前来看,本轮疫情面上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散发、隐藏等风险依然存在,还不容乐观。

由此,人们会问:“造成如此大的传染和损失,其源头究竟在哪?”
据公开信息显示,贵阳本轮疫情传播的病毒,名为奥密克戎BA.2.76变异毒株,该毒株相对其他毒株传播力更大、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与当前西藏、成都等地流行毒株相同。

那么,逻辑上,“0号”传染源会不会是从成都、西藏传过来的呢?
从本轮贵阳疫情最初爆发点开始,是从花溪石板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的,1号病例是冷链从业人员,然后外溢到花果园,随后是整个贵阳的各个区,再然后是扎佐镇农产品批发市场,随后外溢到毕节织金、遵义等市县。

这是贵阳本轮疫情大概的传播脉络。
贵阳的传播源头基本确定了,关键点是,“奥密克戎BA.2.76变异毒株”,究竟从哪里跑到花溪石板镇那个导致疫情爆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

目前来看,冷链是最大的嫌疑。这里面有3个关键点。
一是是否是冷链产品携带病毒;
二是是否是本土冷链人员到外地(假设成都)洽谈业务进货时感染了新冠病毒。
三是外地(假设成都)客商,尤其是冷链从业人员到贵阳进货,因其感染了病毒而将病毒带到贵阳。

第一个问题:如果是前者,也既是冷链产品携带病毒导致贵阳人员感染,那么,这些冷链是从哪里进来的?在进入贵阳批发市场前,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检验检疫?如果检测了,是否严格按规定开展的检测?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检测了,那又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

第二个问题:如果是本土冷链批发人员从外地(假设成都)进货,而感染病毒的,成都为疫区,为何没有做好防护,或者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等,漏洞究竟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外地(假设成都)客商到贵阳进货到成都而从成都将病毒带到贵阳,为何没有防住?漏洞究竟在哪里?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飞禽走兽。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如果有这个可能,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动物、飞禽、蚊蝇等病毒携带源。
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因为,如果那样,那就是“环境传人”了,那爆发的不仅仅是贵阳,而是遍地开花了。

此外,关于西藏问题,根据贵阳此轮疫情爆发点主要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与经济活动有关。
所以,唯一的可能是贵阳人到西藏旅游而降病毒带到贵阳。
不过,这种可能性较低。
因为,如果是去旅游,基本都是组团。
组团,是有严格防疫措施的。
所以,贵阳本轮疫情原有,最大的嫌疑就只有2点:
一是人员往来传播;二是货物传播,尤其是冷链产品。
不过,疫情已经爆发了,贵阳已经是“全民抗疫”,所有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基本都奔赴在抗疫情、保民生一线,百姓则居家静默抗击疫情传播,经济基本停滞,付出的代价可谓十分巨大。

但疫情终将过去,胜利是必然的,大家相互包容,困难共担,灾难共扛。
请记住:贵阳是一座英雄的城,胜利的城。
一切,忍忍就过了。


来源于用户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