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最近,许多读者对军衔排名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3a采购是军衔等级对应的官职(www.aaa-buy.com)我们也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花一分钟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唐迪,历史爱好者。欢迎关注我,一起谈论古今,纵论世界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朋友!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时,全军总兵力448万余人,1950年3月发展到530多万人。

全军共有步兵师225人,骑兵师13人,炮兵师8人,高射炮兵师1人,工兵师1人,战车师2人,教导师3人,铁路兵支队5人。

1.建国初人民解放军基本情况

其兵力分布如下:

军委总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共7支.9万人,其中机关8342人,直属部队7人.拥有3名师(2名步兵师,1名战车师),1名铁路兵团部(下辖5支队)。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部队共66万余人,分为4个兵团、13个兵团、40个师(36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新中国成立时,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基本解放,驻守新疆的国民党军陶峙岳部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10月,第一野战军以第一兵团率领第二军和第六军(欠第18师)进入新疆。1950年3月,进驻全疆各重要城镇和军事要地,接管千里边防。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投入大部分兵力参与土匪、军事管理、土地改革和恢复建设。仅从龙海铁路宝鸡到兰州503公里长的线路就投入了8万兵力。同时,新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工作顺利完成。

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部队共124.5万多人被编成4个兵团,12个军队,40个师(37个步兵师,2个教导师,1个工兵师),1个游击纵队。新中国成立时,第二野战军正奉命向西南进军,执行解放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的作战任务。

1950年4月初,在第四野战军的配合下,除西藏外,西南全境解放。此后,第二野战军集中力量准备镇压土匪、城市军事管理、农村土地改革、改造国民党起义和进入西藏。

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部队共118.5万多人被编成3个兵团,14个军队,60个师(56个步兵师,2个炮兵师,1个战车师,1个教导师)。新中国成立时,华东大陆已基本解放,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部队正在进行漳厦战役,10月17日解放厦门。

此后,解放东南沿海国民党军队占领岛屿的任务由部分部队执行。同时,以解放台湾省为主要力量,消灭内陆和海上土匪,参与城市军事管理和农村土地改革。

第四野战军和中南军区部队共152.4万多人被编成4个兵团,17个军队,71个师(66个步兵师,4个炮兵师,1个高射炮兵师),1个游击纵队。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新中国成立时,第四野战军正在准备衡宝战役。1949年10~12月,在第二野战军的配合下,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相继进行。此后,开始地方化20万主力军,执行土匪镇压、军事管理、土地改革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任务;为解放海南岛作战做准备;聚集主力,随时准备承担战略机动任务。

华北军区有38万多人,分为1个兵团、5个军队、28个师(20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

共有16支东北军区部队.6万多人被编成11个师(8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2个炮兵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部队除了镇压土匪外,没有重大作战任务,主要负责两地区的防御,特别是环渤海湾,并派部分部队参与城市军事管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支持当地经济建设。

海军部队共3.29万人,海军司令部辖1个军区海军司令部(华东海军司令部),1所海军学校(大连海军学校),1个步兵团。拥有134艘各种舰船。

空军部队共4.空军司令部辖西北、中南、华东、东北、华北、西南等6个航空处,7所航空学校,1个飞行作战中队,5个步兵团。各类飞机159架。

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和空军都处于起步阶段,海军和空军总部的领导机构尚未成立。1949年11月中旬和1950年1月初,空军总部领导机构和海军总部领导机构相继成立。

二、军区建制转变

解放战争期间,主力军的领导制度为野战军、兵团、军队等,地方武装领导制度为各级军区。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发布通令,统一规定全军组织编制和编号。军区分为一级军区、二级军区、三级军区和军区。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1950年4月开始撤销野战军和兵团,建立单一军区体系,9月基本完成。

兵团是野战军或大军区与纵队之间的一级组织,是为满足军队发展和作战规模扩大的需要而建立的。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同一战略区域的部队必须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战方向,建立兵团组织,统一作战方向。例如,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成立了西线兵团(也称外线兵团)和东线兵团(也称内线兵团),分别负责指挥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了陈谢集团(后来又称陈谢兵团),独立负责豫西、豫陕鄂的作战。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机构分别是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的指挥机构。各地区武装力量的实际指挥关系没有改变,野战军的头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在使用。

除第9、第10、第13、第19兵团和国民党军起义改编的第21、第22兵团暂时保留外,其余兵团已被取消。原兵团领导机构多为二级军区机构或新成立的海军、空军、技术兵种领导机构。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四级军区制度,在取消野战军和兵团制度后,结合中共中央局和国家行政区的设置和划分,全军共设6个一级军区、18个二级军区、24个三级军区和192个军区。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除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一级军区,即军区按照中共中央局相应的原则设立外,二至四级军区均设在国家行政区划的省(自治区)、市、专业(区)所在地。其级别根据军队的数量和任务的重要性进行划分。

3.建国后军区规模

一般规定:相当兵团级为二级军区,相当军级为三级军区,相当师级为军区。

(一)西北军区

西北军区由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改名,统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武装力量。

此时,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思淇、参谋长阎要。

下辖4个兵团:

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

第二兵团,司令员徐光达,政治委员王世泰;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

第二十二兵团(由国民党军新疆起义部队改编而成),司令陶志岳,政治委员王震(兼)。

西北军区以彭德怀为司令,习仲勋为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为副司令,甘泗淇为政治部副司令。

下辖13个军区,3个二级军区,7个三级军区,31个军区。

13个军为:

第一军,军长何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第二军,军长郭鹏,政治委员王恩茂;第三军,军长黄新廷,政治委员朱惠照;第四军,军长张达志,政治委员高金春;第五军,军长列斯肯,政治委员顿星云;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政治委员张贤约;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政治委员洗恒汉;第九军,军长赵锡光,政治委员张仲翰;第63军,军长郑伟山,政治委员王宗槐;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治委员王昭;第65军,军长邱伟,政治委员王道邦;独立第二军(原国民党军改编自马敦靖部),军长马敦靖,政治委员甄华;独立第三军(原国民党军改编自城,政治委员黄忠学。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三个二级军区为:

陕西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马明芳、李志民;

甘肃军区司令员徐光达、政治委员王世泰;

彭德怀兼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西北军区直属7个三级军区2个:

宁夏军区(第65军兼)司令员王道邦、政治委员潘自力;

青海军区(第一军兼)司令员何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

陕西军区隶属两个:

陕南军区,司令员刘金轩,政治委员张邦英;

政治委员李合邦,陕北军区。

三个隶属于新疆军区:

迪化军区(第六军兼)司令罗元发,政治委员张贤约;

伊犁军区(第五军兼)司令员列斯肯、政治委员顿星云;

喀什军区(第二军兼),司令员郭鹏,政治委员王恩茂。

甘肃军区31个军1个军区的10个:

天水、平凉、庆阳、岷县、会宁、临夏、武都、武威、张掖、酒泉军分区;

陕西军区6个:大理、三原、泰县、渭南、咸阳、宝鸡军区;

陕南军区3个:商洛、安康、汉中军分区;

陕北军区隶属两个:榆林、黄龙军分区;

三个隶属于迪化军区:迪化军区、哈密军区分区;

三个隶属于伊犁军区:伊犁、塔城、阿山军分区;

喀什、莎车、阿克苏、和田军阿克苏、和田军分区。

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和骑兵司令部于1951年5月成立。

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和骑兵司令部于1951年5月成立。

西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于6月和9月成立。西北军区司令部防空处于1952年11月成立。

(二)西南军区

西南军区由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改名,统辖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和西藏。

此时,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政治部副主任张吉春、参谋长李达。

下辖4个兵团:

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第四兵团、司令员、政委陈庚;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第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周世第。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赓、周士第、李达任副司令员,宋任穷、张际春、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员,李达兼任参谋长,张际春兼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12个军队,4个二级军区,3个三级军区,29个军区,1个特种部队纵队。

12个军为:

第十军,军长杜义德,政治委员王维刚;第十一军,军长曾绍山,政治委员鲍先志;第十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王近山;第十三军,军长周希汉,政治委员刘有光;第十四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李成芳;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惠珠;第17军,军长兼政治委员赵建民;第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第60军,军长张祖谅,政治委员袁子钦;第61军,军长魏杰,政治委员徐子荣;第62军,军长刘忠,政治委员鲁瑞林。

四个二级军区为:

{

x}川东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川西军区,司令员周士第,政治委员李井泉;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宋任穷;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

3个三级军区:

川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政治委员李大章;川北军区,司令员韦杰,政治委员胡耀邦;西康军区,司令员刘忠,政治委员廖志高。

29个军分区中隶属川南军区的4个:

宜宾、乐山、泸州和内江军分区;隶属川北军区的4个:剑阁、遂宁、达县和南充军分区;隶属西康军区的4个:雅安、西昌、康定和昌都军分区;隶属贵州军区的8个:遵义、铜仁、毕节、安顺、兴仁、独山、镇远和贵阳军分区;隶属川东军区的5个:壁山、大竹、万县、涪陵和酉阳军分区;隶属川西军区的4个:眉山、温江、绵阳和茂县军分区。

1950年5月,原特种兵纵队机关改为军区炮兵司令部。1951年12月,以第18军为基础组建西藏军区(三级军区),同时撤销第18军番号。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1952年9月,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军区,成立四川军区(二级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治委员李井泉。

(三)中南军区

中南军区,由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改称,统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省内的武装力量。

此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第三政治委员谭政,参谋长赵尔陆,政治部主任陶铸。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下辖4个兵团:

第12兵团,副司令员陈伯钧,副政治委员唐天际;第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莫文骅;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第21兵团(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司令员陈明仁,政治委员唐天际(兼)。

中南军区由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谭政任第三政治委员,赵尔陆任参谋长,陶铸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16个军、6个二级军区、2个三级军区(海南岛解放增加海南军区后为3个三级军区)和56个军分区。

16个军为:

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第40军,军长韩先楚,政治委员袁升平;第41军,军长吴克华,政治委员欧阳文;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刘兴元;第43军,军长李作鹏,政治委员张池明;第44军,军长方强,政治委员吴富善;第45军,军长陈伯钧,政治委员邱会作;第46军,军长詹才芳,政治委员李中权;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周赤萍;第48军,军长贺晋年,政治委员陈仁麒;第49军,军长钟伟,政治委员周彪;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第51军,军长张轸,政治委员杨春圃;第52军,军长王劲修,政治委员杨树耕;第53军,军长彭杰如,政治委员王振乾。其中,第51、第52、第53军由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

6个二级军区为:

河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张玺;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先念;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治委员陈正人;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

2个三级军区为:

赣南军区(第48军兼,隶属江西军区),司令员贺晋年,政治委员杨尚奎;湘西军区(第47军兼,隶属湖南军区),司令员曹里怀,政治委员周赤萍。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建立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白驹。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56个军分区中隶属河南军区的10个:

陈留、商丘、淮阳、信阳、潢川、陕州、洛阳、郑州、许昌和南阳军分区;隶属湖北军区的9个:黄冈、大治、孝感、沔阳、荆州、宜昌、襄阳、恩施和两郧军分区;隶属湖南军区的7个:长沙、衡阳、郴州、常德、益阳、零陵和邵阳军分区;隶属湘西军区的3个:沅陵、会同和永顺军分区;隶属江西军区的6个:南昌、九江、袁州、抚州、浮梁和上饶军分区;隶属赣南军区的3个:吉安、南康和宁都军分区;隶属广东军区的8个:潮州、兴海、东江、北江、西江、珠江、台山和南路军分区;隶属广西军区的10个:桂林、柳州、平乐、梧州、武鸣、宜山、龙州、百色、南宁和郁州军分区。

中南军区直属有工兵司令部和铁道警备司令部。

1950年5月底第13兵团开赴郑州,指挥第38、第39、第40军作为国防机动部队。7月,第15兵团机关改为第13兵团机关,率第38、第39、第40军开赴东北,与已在东北的第42军等部编为东北边防军;原第13兵团机关由郑州调广州,改为广东军区机关。

1951年5月,以广东军区为基础成立华南军区,负责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指挥,归中南军区领导,司令员叶剑英,政治委员谭政(兼),副司令员黄永胜,参谋长吴克华,政治部主任萧向荣。1952年3月,第21兵团改为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

6月,中南军区领导机关从武汉移驻广州市,同时撤销华南军区。

(四)华东军区

华东军区,由第三野战军兼华东军区改称,统辖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和福建6省、市内的武装力量。

此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下辖3个兵团:

第7兵团,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王建安;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第10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

华东军区由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14个军、3个二级军区、7个三级军区、43个军分区和1个特种兵纵队。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14个军为:

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治委员张震球:第21军,军长滕海清,政治委员汤光恢;第22军,军长孙继先,政治委员王一平;第23军,军长陈庆先,政治委员卢胜;第24军,军长皮定均,政治委员廖海光;第25军,军长熊应堂,政治委员詹化雨;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第28军,军长朱绍清,政治委员陈美藻;第29军,军长胡炳云,政治委员黄火星;第31军,军长周志坚,政治委员陈华堂;第32军,军长刘涌,政治委员彭林;淞沪警备司令部(兼第33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郭化若;南京警备司令部(兼第34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以祥。

3个二级军区为:

浙江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潭震林(兼);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张鼎丞;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康生。

7个三级军区中直属华东军区的4个:

苏北军区,司令员张震东,政治委员萧望东;苏南军区,司令员刘先胜,政治委员陈丕显;皖南军区,司令员刘飞,政治委员牛树才;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曾希圣。隶属山东军区的3个:胶东军区,司令员贾若瑜,政治委员赖可可;渤海军区,司令员覃士冕,政治委员王卓如;鲁中南军区,司令员钱钧,政治委员高克亭。

43个军分区中隶属苏北军区的5个:

盐城、淮阴、泰州、扬州和南通军分区;隶属苏南军区的4个:镇江、常州、苏州和松江军分区;隶属皖北军区的6个:六安、滁县、巢湖、安庆、阜阳和宿县军分区;隶属皖南军区的4个:池州、宣城、芜当和徽州军分区;隶属浙江军区的10个:嘉兴、宁波、衢州、建德、温州、临海、云和、金华、临安和绍兴军分区;隶属福建军区的8个:建阳、南平、福安、福州、晋江、龙溪、永安和龙岩军分区;隶属胶东军区的4个:东海、北海、南海和滨北军分区;隶属鲁中南军区的2个:台枣和滨海军分区。

华东军区直属部队有相继组建的华东军区海军、空军、公安部队、防空部队及领导机关,同时以原特种兵纵队机关为基础组成炮兵司令部(司令员陈锐霆)和工兵、装甲兵等领导机关。1952年1月,皖南、皖北军区合并为安徽军区(三级军区)。11月,苏南、苏北军区合并为江苏军区(二级军区)。

(五)华北军区

华北军区统辖北京、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平原和内蒙7省(区)、市内的武装力量。

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唐延杰任参谋长,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1个兵团、5个军、3个二级军区、3个三级军区、32个军分区。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1个兵团为: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天焕。

5个军为:

第36军(由绥远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1军改编),军长刘万春,政治委员康健民;第37军(由绥远起义的国民党军一部改编),军长张世珍,政治委员帅荣;第66军,军长萧新槐,政治委员王紫峰;第67军,军长韩伟,政治委员旷伏兆;第68军,军长徐德操,政治委员漆远渥。

3个二级军区为:

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程子华;绥远军区,司令员傅作义,政治委员薄一波(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乌兰夫。

3个三级军区为:

河北军区,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平原军区,司令员刘致远,政治委员潘复生;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王平,政治委员杨耕田。

32个军分区中隶属河北军区的10个:

唐山、天津、通县、保定、定县、沧县、石门、衡水、邢台和邯郸军分区;隶属山西军区的7个:忻县、兴县、榆次、汾阳、长治、临汾和运城军分区;隶属平原军区的6个:新乡、安阳、聊城、濮阳、菏泽和湖西军分区;隶属察哈尔军区的3个:雁北、察南和察北军分区;隶属绥远军区的6个:绥东、绥南、伊盟、乌盟、包头和后套军分区。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1950年8月,由原第20兵团部改编为天津警备区。1952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撤销平原、察哈尔军区。12月,第36、第37军合编为第69军。

在此期间,华北军区空军、防空部队、炮兵、装甲兵司令部相继组建。

(六)东北军区

东北军区统辖辽东、辽西、热河、吉林、松江和黑龙江6省内的军事力量。

高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参谋长,周桓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2个三级军区,4个军事部,1个军分区,11个师和11所军事院校等。

2个三级军区为:

辽东军区,司令员胡奇才;辽西军区,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郭峰。

4个军事部和1个军分区为:

热河军事部,副部长黄明政;吉林军事部,部长邱会魁;松江军事部,副部长王辛;黑龙江军事部,部长于天放。黑河军分区,隶属黑龙江军事部。

195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全军实行统一整编。

人民解放军的陆军整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两类,国防军军、师统归一级军区、二级军区和个别三级军区建制领导。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对应的官职)

四级军区领导体制的建立,使全国的军事领导体制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行政区的划分,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维护新生政权和各项任务的顺利执行。

对于组织协调辖区内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作战行动,发挥整体威力,完成战略性作战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来源于用户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qq.com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8日 下午10:36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8日 下午10: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