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呼吁恢复全球供应链(普京呼吁恢复全球供应链)

本文目录一览:

1、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全球粮食再响警报,各国粮食也要开始紧张了吗?

3、普京:俄罗斯已成功应对西方压力,经济闪电战为何没有奏效?

4、普京“突然”语出惊人,令美国瑟瑟发抖,对世界局势之后的发展有何影响?

5、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6、作为战略收缩,俄军撤出蛇岛可以看成是俄乌战争即将结束的信号吗?

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确定了为使俄罗斯实现突破性发展、增加国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条件以及发掘个人才能的重点任务目标。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草案并已准备开始实施计划第二阶段——采取措施恢复消费需求、提高私人投资,在预算调整的情况下,这将确保俄GDP在2021年增长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仅为了恢复经济,更是为了实现正在更新的国家目标而吸引私人投资。

2019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0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5.3亿美元,增长0.9%,占其出口总额的13.4%,提高0.9个百分点;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41.2亿美元,增长3.6%,占其进口总额的22.2%,提高0.3个百分点。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较2018年上涨12.66%。从中俄经贸指数(月度)来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中俄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月份达到低点,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基本情况与投资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经贸发展、中国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俄罗斯重点区域投资机会。随后,报告对俄罗斯汽车、钢铁、机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做出细致透析。最后,报告阐述了俄罗斯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与人员进入程序以及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俄罗斯投资环境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

全球粮食再响警报,各国粮食也要开始紧张了吗?

是的。本来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就已经给全球粮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如今国际上各国战事滋生,尤其俄乌冲突严峻的形势,让两国出口到世界各国的谷物和植物油越来越短缺,进而导致许多国家也转向限制出口贸易。如果俄乌冲突无法缓解,加上国际其他各国自然灾害频繁等,势必会让全球迎来粮食危机。所以现在各国对于粮食也越来越注重,一方面从外国尽可能进口粮食,另一方面自己国家粮食尽可能限制出口贸易。

众所周知,印度、泰国、越南是全球大米出口量前三的国家,其出口总量占据全球的70%。根据期货日报,印度、泰国、越南,这三个全球大米出口量占据前三名的国家,其突然盯上了大米。一方面,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泰国和越南计划联合提高大米价格;另一方面据《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也可能会收紧大米的出口。从这两波操作来看,未来这三个国家向全球大米出口量可能会减少,或者也因大米价格提升,让其它国家无法再同平常一样进口大米,进而产生全球粮食危机。

尤其是俄罗斯也有最新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准备通过出口粮食、化肥等为克服全球粮食危机做出贡献,但前提是西方解除处于政治动机而采取的限制。也就意味着,若是西方不解除目前形势的政治动机,那么俄罗斯可能就不出口粮食、化肥等克服全球粮食危机,这无疑是为全球粮食危机又增加了一道不确定性。而且也要知道,因与俄方发生战事以来,乌克兰危机造成的粮食供应短缺及废料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已经导致全球遭受饥饿居民增加至2.2亿人。

总得来说,从全球粮食局面来看,未来粮食危机是存在的,所以各个国家对于粮食也要紧张和重视了!

63487732da45b

普京:俄罗斯已成功应对西方压力,经济闪电战为何没有奏效?

之所以西方的经济闪电战没有奏效,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化石能源仍然是硬通货。俄罗斯依托丰富的资源,不愁没有国家合作。反而是西方国家左右为难,很多制裁措施也一再反复。当然从长期来看俄罗斯的经济依然不容乐观,未来还需要观察普京在开拓亚洲版图方面的表现。

至少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前,西方国家想要依靠经济战来迫使俄军主动撤退并不现实。经济上俄罗斯远远不如西方国家,但前者自给自足的能力是超乎想象的。除非西方能够建立剔除俄罗斯之外的全新能源供应链,否则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终只会是两败俱伤。

一、俄罗斯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

从石油天然气到煤矿铁矿,从粮食到木材,俄罗斯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资源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庞大。西方国家可以不直接从俄罗斯进口这些东西,但间接从其他国家转入的行为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还被收取了差价。

二、西方在许多方面都依赖于俄罗斯

经常叫嚣和挑衅俄罗斯的美国,自己在宣布制裁后依然大量从该国进口石油。欧洲得知事实后虽然气愤,但已经骑虎难下。他们抹不开面子找俄罗斯和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制裁。不过这样一来,正遂了美国的心愿。

三、未来俄罗斯的战略转型成为关键

俄罗斯民众对于西方长期以来的幻想已经被彻底打破,他们意识到是时候向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亚洲伸出橄榄枝,主动与他们建立合作。美国也担心俄罗斯会从亚洲开始破局,所以不断地拉拢印度等国。但印度并不买账,对俄罗斯的能源来者不拒。

你认为经济闪电战的真正影响要到多久之后才会显现呢?

普京“突然”语出惊人,令美国瑟瑟发抖,对世界局势之后的发展有何影响?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每一次对外访谈,都会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正是在如此关键的阶段,普京的一段惊人之语,也令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感到瑟瑟发抖。普京对外表示:“在俄罗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况时,插手俄乌冲突的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显然,当普京放出了这样的“惊人之语”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会放缓对于乌克兰的援助,而这也将会导致俄乌冲突向一边倒的局势发展,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放话,也将有助于世界秩序尽快恢复稳定态势。

一、普京的惊人之语,将会导致美国等国放缓对于乌克兰的援助

虽然从表面上看,俄乌冲突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这场冲突却是俄罗斯和整个北约联盟之间的较量。只不过碍于自身原因,北约国家并没有直接下场,但是北约国家依然对乌克兰进行了各种层面的援助,正是由于有了北约国家的撑腰,乌克兰在这场冲突当中,才有了对抗俄罗斯的底气。

作为北约联盟的头号强国,美国的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外界的关注。尽管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给了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勇气,但是随着普京的惊人之语被曝出之后,美国也会适当调整对乌援助的策略。

因为俄乌冲突一旦升级,对于美国的利益也将会带来极大的损耗,这是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美国充分考虑到俄罗斯方面的感受后,一定会放缓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二、普京所发表的突然言论,能够让俄乌冲突走向一边倒的态势

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属于完全不同体量的国家,所以俄罗斯就算在这场冲突当中遇到很多麻烦,俄罗斯也能够凭借自身的硬实力碾压乌克兰。

只不过由于北约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很多的援助,这使得俄罗斯想要达到预定目标变得十分困难。然而随着普京的突然言论被媒体报道之后,北约国家一定会停止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在失去北约国家的军事援助之后,乌克兰的整体实力自然要面临着大幅度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军队肯定会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在我看来,俄乌冲突将会走向一边倒的态势,而俄罗斯无疑会成为这场冲突当中的最大赢家。

当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自然不会轻易承认已经放弃对乌援助,但是北约国家在实际行动方面,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普京发表令美国瑟瑟发抖的言论,能够有助于世界秩序恢复稳定态势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世界的固有秩序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俄乌冲突出现进一步升级的趋势,那么有可能会发生局部地区的大规模热战,这种规模的战争一旦爆发,对于世界秩序的稳定恢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国际社会一直呼吁俄乌双方能够尽快回到谈判桌上。

俄乌冲突之所以如此复杂,就是因为北约国家一直鼓动乌克兰挑战俄罗斯的底线,所以普京为了回应北约国家,才会发表这样的惊人之语。

普京在平时就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而普京这一次却把矛头对准了乌克兰背后的北约国家,很显然普京很清楚,这场战争是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的较量,如果不给北约国家一些颜色看看,那么北约国家一定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所以我觉得普京这一次所发表的惊人之语,对于世界秩序尽快恢复稳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虽然普京的言论对于北约国家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也很清楚,普京的言论并不能够促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

而俄乌冲突未来会以何种方式结束,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结果,因为俄乌冲突的局势依旧模糊不清,如果想要尽快恢复到战前秩序,那么就必须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不然的话,俄乌冲突必然会造成更大规模的流血牺牲。

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这透露了俄罗斯要提高本国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要对国防工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俄罗斯普京在会见各大军工企业表示希望能解决保障国防的供应和进口替代的问题。因为俄乌地缘冲突持续了半年之久,所以俄方继续补充后勤补给。他认为俄罗斯的武器过于落后,应该效仿西方给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而且在改善的前提下,还要提高产能。满足目前俄军的装备需求。还要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实现100%进口替代,避免被国外卡脖子。

普京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近来俄军也遭受了损失,不管是人员,还是武器装备,在目前世界的世界大分工的背景下,完全自主研发,不依靠他国的技术,在现实中不太可能。细微T-90主战坦克上面就使用了来自法国泰利斯公司。俄罗斯使用的定位系统,里面也有大量的元件来自西方。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前谋划,防患于未然,提前实现100%进口替代,避免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也是理所应该的。

如果俄罗斯想要实现100%替代,他必须要建立起完全属于自己的供应链。对当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俄罗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有些困难。但普京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目前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就是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比如说“海马斯”和伊朗的自杀式无人机就是俄方武器中没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俄罗斯从敌人身上学到的东西来对付敌人,这一招,估计乌克兰也没有想到。白送了俄罗斯这么大的一个便宜。俄罗斯从战利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迅速提升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作为战略收缩,俄军撤出蛇岛可以看成是俄乌战争即将结束的信号吗?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四个月,围绕利西昌斯克的战斗仍然在激烈进行,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军事优势比较明显。然而,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俄军将撤离战略要地蛇岛,这在外界引起了很多猜测与担忧。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消息称,俄罗斯宣布从蛇岛撤军是一个“善意的姿态”,俄方将以此向国际社会表达,俄罗斯不会阻碍联合国组建人道主义走廊,以便从乌克兰领士运出农产品的努力。因此,我认为,俄罗斯从蛇岛撤军,至少有三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一是联合国的斡旋。6月以来,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联合国等多方开展了关于粮食出口的谈判。6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俄军此刻宣布撤军,似乎正与这一时间点契合。普京的这个决定十分高明,把球踢给了乌克兰,清除黑海中的水雷,也够乌克兰忙一会儿了。

二是战术性撤离。普京最近表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没有变化,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战术有所调整。因此,俄军的撤军举动也意味着该地区的形势和俄军的战术正在发生变化。蛇岛地势平坦,缺乏遮蔽,易攻难守,乌军曾多次夺岛,造成俄军很大损失。如果守卫这个地方的难度,超过了控制奥德萨出口的益处,那么,在蛇岛驻军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暂时撤军是明智的,适时再夺取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三是顺水人情。据中新社莫斯科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到访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晤,这是佐科担任总统以来首次访俄。双方在谈到粮食供应链问题时,普京表示,俄方不会阻碍乌克兰粮食出口,也不会阻止乌方在其港口进行排雷工作以及运出粮食。

佐科表示,如果不整合俄罗斯粮食和化肥供应以及乌克兰粮食供应,恢复全球供应链的努力是不可能的。他支持联合国将俄罗斯粮食和化肥产品以及乌克兰粮食重新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努力。从粮食的出口通道问题来看,乌克兰自然会攻击俄罗斯占领蛇岛,并锁了出海口,造成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的斡旋和佐科总统的到访,普京做出了军事上的战术调整,也算是给联合国一个面子,同时也给佐科总统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来源于用户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qq.com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5日 上午11:44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5日 上午11: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