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日本海军的故事。
长级战列舰源于日本“超弩级84舰队案”,同时要求设计继金刚级之后的新一代战列巡洋舰。
kongo级战斗巡洋舰
平田Rang的设计指标是满载排水量47000吨,8台汽轮机总输出功率131200马力(电力推进系统一度想到但最终放弃),航速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配备5门双联装410mm主炮,16门140mm副炮,水线主装甲带254mm。1号舰名为“天成”号,2号舰以日本名山命名。
城市级战斗巡洋舰
城市级战斗巡洋舰,以长门级战列舰的舰体为基础,装备双主炮,炮塔布局与加贺级战列舰相似。2号舰赤城号实际上是平田让由加贺级战列舰改装而成,舰体更长,装甲减弱,副炮更少。为了获得高速度,主发动机的数量相应增加。所以赤城和加贺在未来会成为两个姐妹战舰,从一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0年12月6日,“天成级”首舰和“赤城”二舰同时在横须贺和武冈的海军工厂铺设龙骨;然而,3号舰“爱当”号和4号舰“高雄”号的建造却延迟到第二年的11月底和12月初。
1916年“超弩级八四舰队”案,1920年被正式认定为“超弩级八八舰队”案。
“八八舰队中的规划舰”
1.长门和陆奥。
2.加贺级战列舰:加贺和土佐。
3.天成号战列舰:天成号、赤城号、爱当号、高雄号。
4.吉一级战列舰:吉一、张伟、和君、锦江。
5.13号战列舰:13号舰~ 16号舰(名称未定)。
扩军案中的前两艘龙门级舰刚刚开始建造,后续的两艘新型战列舰也已经开始了设计工作,设计者依然是平田让。所以新战列舰是长门级的放大版:标准排水量39900吨,满载44200吨,增加了双410mm主炮塔,使410mm主炮数量达到10门。主装甲带像长门一样是280毫米,但是它从垂直方向倾斜15度。主机最大输出功率91000马力,最大设计航速26.5节,16节时航程5500海里。
首舰于1920年7月19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并以古国加贺命名。(加贺的前田藩是百万富翁石武士,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前田利家,新战舰“加贺”号的名字很有神韵。)同年12月6日,天成级战斗巡洋舰2号舰开工建造。1921年11月17日,船体基本完工的加贺号下水。
战舰HMS HMS
2号船土佐号于1920年2月16日开始建造。它于1921年12月18日下水,1924年4月1日作为靶船进行测试,1925年2月9日在苏茂湾沉没。
未完成的土佐号
来源于用户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