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欧洲深陷能源危机以来,巴斯夫就多次表示,如果天然气的供应小于最大需求的50%,就不得不关闭或缩减它在德国的基地了。巴斯夫是个化工企业,生产乙烯、塑料甚至还有维生素VA等产品,基本上是站在工业链的开端位置。但德国没有天然气,对巴斯夫来说就是没了原材料,从根上就影响了欧洲的供应链。
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供应一直非常稳定,电价也很正常,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能正式开始投产,对于巴斯夫来说相当于雪中送炭。中国外交部表示,这对全球石化产供链的安全稳定,都非常重要。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我国化工行业的第一个外商独资项目。2018年就开始布局了,这也是巴斯夫目前最大的投资,投产后每年能给中国增产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完全建成之后,这个项目也会成为巴斯夫第三大一体化基地。
德国总理朔尔茨频频喊话德企,不要过于依赖中国,但没什么人买账。今年1月至6月,德企在中国的投资额有上百亿欧元,长势喜人,而且年初就有71%的德企表示,会继续在华增加投资。
在被警告和中国关系太密切之后,巴斯夫老总表示,中国有增速最快的化工市场,2030年就能占全球市场的一半,很难不来发展。而有巴斯夫这样愉快合作的例子,中国还会吸引来更多的外资。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投产,意义远不止证明德国想对华脱钩的失败,还在于推动人民币结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虽然听起来两者的关系有点远,但仔细看看巴斯夫的产品,就很好理解了。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一期项目,包括了年产100万吨乙烯和下游加工装置。乙烯就是石油加工的众多产物之一,生产100万吨的乙烯,大概要用到320万吨的石脑油。而每5吨原油能蒸汽裂解出大概1吨石脑油。这样算下来巴斯夫这个项目,一年少说要消耗1600万吨原油。
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今年1到8月,中国一共进口了3.3亿吨原油,同比增长了33.4%。而在这么大量买进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又都在使用人民币结算,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里人民币的使用数量和渠道,让全世界看到人民币的安全和稳定。

美元之所以是国际通用货币,是因为一开始和黄金挂钩,后来又和能源挂上了钩,总之大宗商品的交易结算,一直是在美国的掌控之中。但现在人民币结算令,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俄罗斯、伊朗和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用人民币结算,是在不断强化人民币和原油的关系。
中国现在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是俄罗斯,接受人民币结算,而且俄罗斯又将人民币结算扩大到了对中国出口天然气上。相信接下来,人民币结算还会出现在能源之外的领域,也会出现在和其他国家的更多贸易中。
来源于用户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3484479098@qq.com